今天(12月1日)
是第30個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
艾滋病的陰霾一直籠罩全球,
而毒品與艾滋病有緊密的關系,
有人稱毒品是傳播艾滋病的溫床,
也有人稱他們?yōu)?/span>“孿生兄弟”。
下面,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
毒品與艾滋病關系的相關知識。
簡單來說,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:性傳播、母嬰傳播、血液傳播,其中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比較容易造成艾滋病經(jīng)血液傳播。如果一旦沾染毒品,感染艾滋病的風險就會增大。
那么問題來了,
是不是共用針頭吸毒
就會感染艾滋病?
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的高危行為
注射毒品主要有三種方式:皮下注射、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。其中靜脈注射毒品者毒癮很大,一旦毒癮發(fā)作,吸毒者會迫不及待地將毒品溶液推入靜脈。
由于吸毒者往往聚集在一起吸毒,一個注射器常常反復使用或多人共用,只要其中一個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病毒便可通過此途徑進入其他人體內(nèi)。這是因為在注射時,少量的血液會沾在針頭和注射器上。經(jīng)艾滋病感染者使用過的針頭和注射器上依然會有病毒的殘存。如果另一個人再使用這個未經(jīng)消毒和殺菌的針頭和注射器的話,會經(jīng)血液直接感染給其他人。
因此,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。然而總是有人錯誤地認為,只要不將針頭注射在血管里(靜脈注射)就不會感染艾滋病,但其實依然有可能通過皮下脂肪(皮下注射)或肌肉組織(肌肉注射)感染。所以說只要是共用注射器吸毒,都有可能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其他病毒的風險。
吸食新型毒品增加感染的風險
所謂新型毒品,是相對鴉片、海洛因等傳統(tǒng)毒品而言,主要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、興奮劑類毒品,其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使人興奮或抑制,連續(xù)使用能使人產(chǎn)生依賴性。這種毒品大多為片劑或粉末,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。新型毒品種類繁多,如冰毒、“搖頭丸”、K粉、咖啡因等,吸食新型毒品多發(fā)生在娛樂場所,所以又被稱為俱樂部毒品或“休閑”毒品。
與傳統(tǒng)毒品使用者主要通過共用針具造成的血液傳播不同,吸食新型毒品與艾滋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,之所以能夠感染艾滋病是因為新型毒品吸食者吸毒后極度興奮,容易發(fā)生非常混亂的性行為,甚至不少吸毒者為了籌集毒資而從事賣淫活動。
(圖片來源: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)
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表示,目前超過95%的艾滋病新發(fā)病例都是經(jīng)性傳播。“性接觸傳播是艾防工作的防控重點。值得注意的就是男男同性性接觸所占比例快速上升,他們甚至超過了異性接觸傳播。”
目前,公安機關發(fā)現(xiàn)的新型毒品外觀往往非常隱蔽,與市面上的咖啡粉、奶茶粉、小瓶灌裝飲料等外觀極為相似,很難辨別,不法人員通過這類“零食”或“飲料”誘騙吸毒現(xiàn)象時有發(fā)生。因此,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娛樂場所,對于陌生人主動提供的飲料、小零食等要格外警惕。另外,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毒品,因為毒品的成癮性很強,一旦嘗試,很難戒掉。
(圖片來源: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)
已染上毒品,如何降低感染率?
如果已經(jīng)染上毒品,千萬不要共用針頭、注射器以及其他注射器皿如湯匙、棉簽,因為這樣做很有可能會感染艾滋病毒,以及其他血液傳播疾病如肝炎等。
另一個方法就是暴露前預防,意思是在未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前進行相關治療來預防疾病。
和感染者共用了針頭怎么辦?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和艾滋病感染者共用了針頭,一定要到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(gòu)進行檢測。醫(yī)生會根據(jù)具體情況,判斷是否需要服用阻斷藥。由于有三個月的窗口期,這期間如果有性生活,一定要記得帶安全套,以免造成對方也被感染。

毒品、艾滋病問題是全社會、全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,禁絕毒品意義重大,任重道遠。
如果不幸沾染了毒品,堅決戒毒就是預防艾滋病的第二道重要防線。如果一時還不能戒除毒癮,也要避免靜脈注射毒品,更不能和其他吸毒人員共用注射器或針頭,這是預防吸毒傳播艾滋病毒的最后一道防線。
“世界艾滋病日”知多D
2017年12月1日是第30個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“共擔防艾責任,共享健康權(quán)利,共建健康中國”(英文主題為Right to Health)。意在說明健康是促進人類全面發(fā)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,人人都享有健康權(quán)利,艾滋病感染者同樣享有平等獲得健康服務的權(quán)利。
編輯 | 兜兒
來源 | 中國網(wǎng)、寧夏禁毒微信公眾號、
廣州普法微信公眾號